“衡水的食品產業需要什麽,小黄片在线免费观看就研究什麽。”時值暑假,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研室主任吳榮榮和團隊成員依然在實驗室裏忙碌。 作為衡水市首位本地培養出站的博士後,吳榮榮在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深耕不輟,和同事合力探索產教融合創新,通過政校攜手、校企聯動、科普惠民等方式,深度融入食品加工產業鏈,用專業知識和技術創新,全方位服務產業發展,為衡水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紮實的智力支撐。 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是同步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周文傑表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學院優勢專業,多年來,師生們積極參與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探尋科技賦能的創新實踐。 吳榮榮帶領團隊成員趙娟娟、苑園園兩位教師起草了衡水市地方標準——《中小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規範》,為中小學校食堂的建設和管理提供了科學指導,保障了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 被稱為“京津冀最美濕地”的衡水湖,是重要的候鳥遷徙停歇地與繁殖棲息地。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副教授張誌強承擔了衡水學院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局合作的“衡水湖水環境監測與預警項目”,持續開展水環境理化指標、浮遊藻類及引水水質監測,為衡水湖生態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此外,衡水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老師還積極為衡水食品藥品安全規劃、健康產業發展方麵建言獻策。吳榮榮以專家組組長身份參與了衡水“十四五”食品藥品安全規劃審定工作。受衡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師為衡水市營養健康餐廳提供技術指導,有力促進了餐飲行業的升級發展。專業承接衡水市營養健康指導員營養能力提升培訓任務,已完成3批600餘人次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培訓。 衡水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精準對接本地食品產業龍頭和特色企業,將實驗室的智慧與企業車間的需求緊密相連,以技術研發、平台共建、人才輸送為紐帶,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科技動能。 2008年,河北衡水老白幹釀酒集團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設立,吳榮榮進站開展老白幹酒大曲重要功能菌的研究工作。2013年,王敏、朱會霞兩位博士先後進站,分別開展衡水老白幹香型白酒的指紋圖譜研究、衡水老白幹酒發酵過程中主要風味物質的調控研究。三位博士後的研究成果授權發明專利4項、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九遊娛樂為老白幹酒的機械化、標準化生產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在飲品加工產業,鄧健康博士與企業技術團隊共同研發的“水酶法生產功能核桃多肽乳和核桃油”新工藝,提高了核桃乳產品的功能特性,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核桃活性物質的綜合利用,在企業中實現研究成果的中試示範。他們建立了核桃產地和品種判別方法,形成了21個品種核桃仁、4000餘條多酚類物質數據庫,專業教師團隊還開展了“葛根素的分離純化及在核桃乳中的應用研究”“發酵型核桃乳的發酵工藝研究”等科研項目,有力推動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衡水學院以發酵技術優勢與酵素生產企業萬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接,把衡水周邊的農副產品轉化成深加工產品。朱會霞博士、孫金旭博士團隊先後和“千豐源”枸杞種植基地、景縣長益樹莓種植基地、河北增碩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清河縣馬屯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故城冬桃種植基地、滄州東光桑葚種植基地等建立聯係,分別研發生產了枸杞酵素、枸杞果酒、樹莓酵素、樹莓果酒、樹莓果汁、雪桃酵素、桑葚酵素、桑葚果酒、金銀花水、薄荷水等產品,市場反響積極。 在武強縣,裹衣花生曾是當地傳統支柱產業。王岩團隊經過近10個月的不懈努力,通過對原料品質的嚴格把控、生產工藝的優化改進以及抗氧化劑的合理運用等一係列技術手段,成功攻克裹衣花生過氧化值超標難題。 2022年以來,朱冰清博士深度服務河北盤穀食品有限公司,圍繞“快熟、安全、營養、方便”的產品方向,帶領團隊開展發酵燕麥片、七色糙米飯、即食衝泡粥、低GI雜糧飯等係列新品研發,協助企業申報發明專利2項,作為第二起草人推動河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糧食碾壓製品(扁糧)》順利立項並完成終稿,顯著提升了企業產品科技含量與市場競爭力。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她還定期為河北盤穀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食品質量管理安全培訓,並主導“快熟雜糧”公眾號宣傳,擴大產品影響力。以技術支撐產品創新,以標準引領行業規範,河北盤穀食品有限公司實現了從傳統糧食加工向快熟健康主食的華麗轉型。 目前,專業教師團隊為當地20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與企業合作完成15項橫向課題,累計助企增收16530萬元。 衡水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在潛心技術研發和產業服務的同時,積極投身科普宣傳陣地,為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積蓄源頭活水。 “全民營養周”期間,王岩、趙娟娟等老師帶領學生誌願者走進社區、村莊,支起展板,擺開實驗器材,麵對麵教授居民讀懂食品標簽,揭示網絡謠言的真相,演示家庭食品安全小實驗,有效提高公眾的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識。專業團隊還在鄧莊鎮開展中秋傳統文化講座與實踐活動,走進新苑小學開展食育教育研學活動,多維度、全方位地普及食品營養與安全知識。 近三年來,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研究生錄取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多名大學畢業生考取北京林業大學、遼寧大學等高校繼續深造。選擇直接服務社會的畢業生同樣展現出強勁競爭力,他們的身影活躍在衡水及周邊地區的食品檢測機構、知名食品企業、醫藥公司、教育單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門,迅速成長為崗位上的骨幹力量。 同時,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近五年,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挑戰杯”河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河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中摘金奪銀,學生綜合能力極大提升。 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進程中,學科發展獲得了豐厚滋養,形成“實踐—反饋—迭代”的良性循環,培養出的人才既懂理論又通實踐,進一步強化了學科的競爭力與生命力。 衡水學院院長肖士恩表示,下一步,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將持續深化校地企協同育人模式,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一方麵,進一步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的緊密合作,及時了解行業最新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內容,確保專業發展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另一方麵,大力推進教學科研創新,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前沿課題研究,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率,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技術支持,與衡水共生共長共興。(周海榮) |